上集:我的Au pair 旅程 (1): 西班牙打工換宿 x 語言文化交換
小孩的父親對三個小孩的要求跟亞洲父母非常相近,所以下稱虎爸。他在網上的自我介紹中表示小孩都是學繁體中文,看到時真嚇了一跳。學中文是現今的世界潮流,大多外國人都學習筆劃較少的簡體中文,這個家庭卻逆流而行,要小孩學習承載我國數千年文化的繁體字,心想他們真有文化,好感度馬上大增!在西班牙要找懂簡體中文的人不難,要找精通繁體中文的人卻不易,因此初步就選了這個家庭,並用 skype 作進一步溝通。
用Skype 跟他們聯絡時,虎爸找了上門中文老師跟我談話,讓我了解小孩們學中文的情況。三個小孩都從三歲左右開始學中文,那個暑假要應考漢語水平考試,簡稱 HSK (考試的官方英文名稱是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, HSK 是從 HangYu ShuiPing Kao Shi 中抽出來的 Initials),哥哥和姐姐考第三級,弟弟考第二級,全都都曾應考。中文老師是浙江人,我奇怪浙江人有足夠能力教繁體中文嗎?細問之下,才知道小孩是學簡體中文,這時虎父才好像如夢初醒...
2017年9月1日星期五
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
Exchange 交流生的行前準備 (西班牙馬德里)
大學於三月出第一輪Exchange結果,上學期去交流的同學大多於八月就要出發,而我選擇了下學期才出發,所以有接近一年時間準備。要離家一個學期,事前準備也不少。
$銀行卡
2021更新: Citibank 現時的扣賬咭已改為 mastercard cirrus 網絡,不再是visa plus 網絡。 HSBC 等銀行現時也有提供mastercard 扣賬咭。虛擬銀行如ZA 有提供Visa 網絡的Debit Card。
於上學期出發的W 寶寶提醒我,有時間就儘早申請香港銀行提款卡/ 信用卡。我已有兩張銀聯提款卡和一張恆生 Visa 信用卡。Visa 信用卡背後有 Plus 標誌,雖然已申請連結存款戶口,可以Plus 網絡提款,但要是不能選擇從存款戶口提款,就會變成透支,而我又不肯定銀聯在西班牙的流行程度,因此申請了一張 Visa 扣賬卡(英文為Debit card,跟普通銀行提款卡一樣) 。
W 寶寶去美國要申請Visa 提款卡,介紹我去Citibank 申請,可提款也可直接於商戶刷卡付款,用法如信用卡,但直接從戶口扣錢,於前往非歐元區旅行時十分方便,用多少扣多少,不怕用剩很多非主流貨幣。申請卡時也拿了保安編碼器,以防萬一。領取編碼器方面,Citibank 有點麻煩,它聲稱以快遞方式寄送,但寄了兩次也送不到,最後到分行要求親自領取才拿到。恆生較方便,能即時領取。
![]() |
(圖片來源: Citibank ) |
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
[隨筆] 西班牙危險嗎?
呃...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主觀。
法國朋友安妮說,恐怖分子要搞法國,就一定是巴黎出事;要搞西班牙的話,他們還要選擇Madrid 或 Barcelona,所以風險分散了。
朋友A 在到達馬德里的第三個月就被偷去手機,後來一起去葡萄牙旅行時,A 把後備電話遺留在纜車上,幸好我們是當天最後一批乘客,翌日早上就拿回,後來A 到巴黎時被人偷去數百歐,那是A 所有的旅費...... 如果個人防範意識低,那麼不僅西班牙,歐洲很多地方也很危險。
說實話,危險不危險是很主觀的問題,視乎個人危機意識。朋友U 認為馬德里市中心人人看起來都像賊,我又沒這感覺,每星期有一、兩天半夜仍獨自在Sol/ Gran Via 留連,Big K 不覺得很危險,最主要是沒帶甚麼貴重東西出街,只帶一個環保袋、用了兩年多的舊手機、證件影印本、十零廿歐現金和交通卡,銀行卡也不帶。到了後期,Big K 已經自我感覺良好得會在通宵巴士上睡覺,還會跟引我注意的小屁孩們答話...... 不過,週末晚上在 Sol 有很多人擺賣和集會,危險意識也會提高。
說實話,危險不危險是很主觀的問題,視乎個人危機意識。朋友U 認為馬德里市中心人人看起來都像賊,我又沒這感覺,每星期有一、兩天半夜仍獨自在Sol/ Gran Via 留連,Big K 不覺得很危險,最主要是沒帶甚麼貴重東西出街,只帶一個環保袋、用了兩年多的舊手機、證件影印本、十零廿歐現金和交通卡,銀行卡也不帶。到了後期,Big K 已經自我感覺良好得會在通宵巴士上睡覺,還會跟引我注意的小屁孩們答話...... 不過,週末晚上在 Sol 有很多人擺賣和集會,危險意識也會提高。
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
訂閱:
文章 (Atom)